中欧班列“长安号”。 本报通讯员 钟翰林摄
【资料图】
秦创原总窗口一角。 西部法制报记者 董永军摄
比亚迪汽车总装生产线。 本报记者 袁景智摄
2月15日,在西安市推进“北跨”发展重点项目集中开工仪式现场,高陵区某部门干部李凯不禁想起了20多年前从长安骑车回高陵的那个午后。
“从长安出发,经过灞桥、临潼,路都还可以,一到高陵,路就不好走了。”李凯说,“不像现在,鹿苑大道跟港务区道路接轨,曾经的小县城终于有了‘都市范儿’。”
李凯眼中的变化,正是西安都市圈建设的缩影。
去年2月22日,经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西安都市圈正式成为我国第5个、西北地区唯一的都市圈。
以西安为原点,100公里为半径,在三秦版图上画一个大大的圆,咸阳市、铜川市、渭南市部分区县和杨凌示范区等“小伙伴”被纳入圈中。
一年来,随着顶层规划不断落地,在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以及西安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等一系列重大举措叠加赋能下,西安—咸阳一体化顺利推进,以西安为核心的交通圈不断拓展、科创圈高效聚能、开放圈持续升级。2022年,西安都市圈四市一区实现生产总值1.48万亿元,占全省45.1%。
从一座座城市孤立发展到西安都市圈协同推进,这个占全省生产总值近一半的“圈”,不仅圈出人们更高品质的城市生活,也圈出了陕西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入圈——
轨道上的都市圈拓宽发展半径
一条交通线路、打通万千关节。西安都市圈建设首先在交通的互联互通上落子。
“现在持长安通卡乘坐咸阳公交、西咸公交可以享受5折优惠,一年下来能省好几百元。”西咸一体化带给西安市民王欢许多方便。
对他来说,西安都市圈是扎扎实实摆在眼前、伸到脚下的实惠。
28岁的王欢是西安一家公司派驻咸阳的业务负责人。每天一早,王欢要从西安市区乘地铁1号线到沣河森林公园站再换乘公交车,50分钟左右即可抵达。
尽管每日往返西咸“双城”,但王欢并不觉得累。在他周围,不仅有不少和他一样的“双城”逐梦人,还有一个令大家雀跃的消息:西安地铁1号线三期将于今年6月建成通车。届时,“双城”间的通勤速度将进一步提升,“双城”生活的人们往返之路也将更加畅通。
西安向西与咸阳紧密拥抱的同时,其东边也没闲着。
去年11月,210国道西安过境下大寨至侯官寨公路项目开工建设。该项目是西安东部地区贯穿南北的一条重要干线,纵贯高陵、临潼、灞桥、长安,串联起了渭北工业园区、临潼现代物流园、灞桥洪庆工业园、西安现代纺织产业园等园区,形成一条业态丰富、品类多元的工业走廊。
越织越密的交通路网正在不断拉大西安城市框架。东至富平、西至咸阳,包括阎良、高陵、三原等远离市区的区县纷纷入圈,组合成一个潜力无限的巨大“朋友圈”。
西安市主城区与西咸新区互联互通“6+1”市政道路建设有序推进,西安外环高速公路南段项目全面建成通车,京昆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有序推进,西安地铁16号线一期提前完成“洞通”“轨通”“电通”目标任务,西户铁路载客试运营……一条条高速路、轨道交通路串线织密成网,“圈”内4市1区正加快形成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1小时通勤圈日渐完善。
从“一花独放”到“涟漪效应”,内联外通的微循环,让三秦更显发展活力。
破圈——
“西安+”科创圈突破产业“壁垒”
2月20日,在铜川市新材料产业园里,铜川凯立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催化氢化技术示范性生产平台建设项目进入收官阶段。
今年下半年,西安凯立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凯立新材”)高纯氯乙酸生产专用催化剂产业化基地、催化剂回收再加工基地等重要生产平台将落地于此。
高纯氯乙酸生产专用催化剂是凯立新材自主研发的一项新产品。近年来,依托我省密集出台的产业创新政策,凯立新材深度融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体系,其自主研发生产的数十种催化剂产品不仅顺利实现了国产替代,以高纯氯乙酸生产专用催化剂等产品为代表的新一代催化剂产品市场占有率更是达到40%以上。
市场的热度倒逼公司布局更高能效的生产线。据凯立新材副总经理万克柔介绍,目前,该公司在西安经开区和铜川新区分别设立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基本形成了“研发在西安,生产在铜川”的发展模式。
不只是凯立新材,在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支撑下,西安都市圈创新驱动发展能力稳步提升,以“西安+”科创圈不断突破行政区域壁垒,进一步夯实都市圈产业协作基础,实现了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关中协同创新发展也有了新的注脚。
“破”与“立”、“加”与“融”……在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牵引下,“圈”内的“小伙伴”迅速转换角色,创新思维和举措打破各种壁垒,为都市圈高质量发展提供“核心动能”。
围绕西咸、西渭、西铜产业链共建,我省谋划编制重点产业链图谱,积极推动咸阳承接西安市产业转移,鼓励隆基、比亚迪、三星等企业在西安都市圈内延长产业链。不仅如此,我省还将成立产业创新发展联盟,组织生物医药、物联网、太阳能光伏等重点产业链对接粤港澳、长三角、京津冀等地开展线上线下招商活动,组织重卡、乘用车(新能源)产业链及机床产业链省内开展供应链对接活动和国际合作对话活动。
对于西安这个“群主”而言,乘着科创东风,利好也接踵而至:发挥龙头带动作用,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2022年12月西安市获评全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城市;2023年初,西安成为中西部地区首个、全国第四个“双中心”城市。
出圈——
高水平开放圈释放“西引力”
创新引领,开放支撑。随着都市圈建设持续推进,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主动融入西安都市圈发展格局。
1月10日,西安商洛融合发展第一次党政联席会议在西安召开。双方共同签署《西商融合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建设“半小时高铁圈、一小时通勤圈”,共建西商融合的“生产圈”“生活圈”“生态圈”。
此后不到一个月,2月3日,在西安汉中协同发展座谈会上,两地签署《汉中主动融入西安都市圈 推动西安汉中协同发展框架协议》,推动两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将西安汉中双城联动的合作模式提升到新的阶段。
既注重“内循环”,又畅通“外循环”。在都市圈建设背景下,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西安,正在以更为开放的姿态和更为强劲的“西引力”,进一步辐射带动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在陆港,中欧班列长安号辐射带动作用显著提升,开行17条国际线路和18条“+西欧”集结线路,累计在25个国家和地区布局70个“海外仓”。2022年全年,中欧班列长安号共开行4639列,较上年同期增长20.8%,运送货物总重411.7万吨。
在空港,“临空、自贸、保税、跨境、口岸、航权”六大开放平台功能向发展动能的转化不断加快,全货运航线达到43条,空运进出口贸易货值已占陕西省总贸易额的70%以上,“向西开放、向东集散、辐射全球”的航空网络初步形成。
根据《西安都市圈发展规划》,到2025年西安都市圈地区生产总值将达到2万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0万元左右,成为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到2035年,西安都市圈内同城化、全域一体化基本实现,发展品质、经济实力、创新能力、文化竞争力迈上更高水平,全面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竞争力和历史文化特色的现代化都市圈。
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亮点。2023年,西安都市圈获批一年后,如何向纵深推进、加快突破?
“今年,我们将会同有关部门狠抓重大项目建设,大力推广‘一区多园’‘飞地经济’等发展模式,提升对内对外开放合作水平,打造高能级要素交换枢纽,积极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为奋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谱写陕西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注入强劲动力。”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说。
(记者 陈艳 刘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