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长距离输氢技术迎来新突破,中石化的“西氢东送”纯氢管道和中石油的掺氢管道推动绿氢的大规模应用。氢能储运环节成本的下降,也在带动基础设施领域的建设。目前国内加氢站的数量正在稳步提升,不少加油站也开始布局加氢业务,国内“氢能走廊”已经初见雏形。截至目前,全国已建成加氢站数量超过350座,约占全球总数的40%,位居世界第一。
(资料图片)
据了解,中国是世界第一产氢大国,也是氢能的第一消费大国。虽制绿氢成本在不断下降,但对氢能的大规模使用,氢的储运成为一大难题。由于氢气密度小、扩散系数大、易对材料力学性能产生劣化,所以目前国际上对于如何而高效运输氢气,都处于技术研究和攻关阶段。
目前,汽车运输仍是我国长距离氢气运输的主流方式。这种方式成本较高、效率较低,而且运输距离有限,是造成终端用氢成本高的主要原因之一。输氢管道运量大、能耗低、边际成本低,是实现规模化氢输运的重要方式,将成为氢能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如果要扩大应用场景,就需要在管道输送技术上不断突破。
最近,我国长距离、大规模输氢技术接连传来好消息。
4月10日,中国石化也发布消息,我国首个“西氢东送”输氢管道示范工程被纳入石油天然气“全国一张网”建设实施方案,标志着我国氢气长距离输送管道进入新发展阶段。“西氢东送”管道规划起点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终点位于北京市的燕山石化,管道全长400多公里,经过内蒙古、河北、北京等3省(区、市)的9个县区,是我国首条跨省区、大规模、长距离的纯氢输送管道。管道一期运力10万吨/年,预留50万吨/年的远期提升潜力。
4月16日,中国石油发布消息,用现有天然气管道长距离输送氢气的技术获得了突破。在宁夏银川宁东天然气掺氢管道示范平台,管道中的氢气比例已逐步达到24%。这为我国今后实现大规模、低成本的远距离氢能运输提供了技术支撑。
此外,我国在固态储运氢方面也有新进展。4月13日,全球先进吨级镁基固态储运氢车在上海汽车会展中心亮相,助力我国固态储氢技术迈上新一级台阶。该储运氢车以镁合金为介质,通过镁与氢气的可逆反应进行氢气储运,单车储氢量是当前主流储氢方式——高压气态储氢的3倍至4倍,且存储状态为常温常压,解决了高压气态储氢的高压爆炸风险,实现更安全、高效、经济的氢气储运,是当前氢气储运环节的一项创新性技术。
这些技术突破或项目落地,将加快氢能全产业链的建设和规模化应用。同时,氢能储运环节成本的下降,也在带动基础设施领域的建设。目前国内加氢站的数量正在稳步提升,不少加油站也开始布局加氢业务,国内“氢能走廊”已经初见雏形。截至目前,全国已建成加氢站数量超过350座,约占全球总数的40%,位居世界第一,不少高速公路的加油站已经开始布局加氢设施。
应用端方面,中国氢燃料电池汽车应用推广取得了新进展,上海、广州等地的氢能源车以网约车形式开启运营。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新能源汽车国家监测与管理平台累计接入氢燃料电池车10564辆,首次突破万辆。
申万宏源研报指出,此次长距离输氢管道的建设将为我国在未来风光发电-绿电制氢-氢气管输-炼化与交通用氢的一体化氢产业链的发展模式做出示范效应。同时,该行认为到2030年我国在制氢+运氢环节的市场空间将到达千亿。
民生证券研报指出,目前,氢能储运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在示范项目的带动下,氢能储运技术有望迎来高速发展,具有相关技术储备的公司有望受益。
相关概念股:
京城机电股份(00187):该公司业务板块包括气体储运和智能制造两大板块。其中,气体储运又包括了氢燃料电池用铝内胆碳纤维全缠绕复合气瓶,即储氢气瓶。
中集安瑞科(03899):公司是国内少数实现氢能产业的制、储、运、加、用全产业链布局的企业。公司的氢气长管拖车、站用储氢瓶组等产品保持市场领先,液氢罐车、液氢储罐、液氢罐箱等新产品持续开发中。
东方电气(01072):4月21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目前正在开展燃气轮机掺氢技术研究。
潍柴动力(02338):2月17日,该公司在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搭载公司氢燃料电池系统的车辆已批量投放市场。后续,公司将积极把握政策机遇,加快推进技术研发及商业化推广等工作。
中国旭阳集团(01907):旭阳集团利用自身资源、成本、地域、质量、工艺、低碳等六大优势于一体的综合优势,积极布局制、储、运、加、研、用全产业链,制定了 " 一线、一网、两翼、四阶段 " 的氢能发展规划。
关键词: